免费咨询电话:400-8789-888
News
400-8789-888
2025-08-25 10:03:55 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: [ 大 中 小]
2023年8月,飞机落地上海,范鑫洲在出差22个月后回到工作地,不过他面上却丝毫未露回国的轻松。在海外项目调试工作期间,他多次因工资问题与后方的老东家利州公司发生摩擦,心中无数次预演了与公司对峙的场景。如今回国,冲突近在咫尺,他的心情格外沉重。
他自2008年入职上海松江的利州公司后,一直从事设备调试工作。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,他被公司先后派驻伊朗、沙特等海外项目。出发前,公司和他说每天有700元的出差补贴。可抵达当地后他却发现,首批4万元差旅补贴的备注竟写着“借款”。他当即向项目领导反馈,好在领导认可了这笔款项的补贴性质。不料,此后的差旅补贴彻底没了下文。
不仅如此,因为工作地位于沙漠,信号极差,他无法按公司要求通过企业微信完成考勤打卡与加班申请,只能在宾馆补录打卡信息。可对此,公司不仅未提供任何解决方案,反而以“考勤不规范”为由,拒绝认可他的全部加班记录。除此之外,他还遭遇了部分月份工资未足额发放、4个整月工资被拖欠,以及不定期无理由降薪或扣款数百至数千元等糟心事。
一路舟车劳顿,范鑫洲终于抵达公司。正如他所预料,与公司的协商过程充满波折。除了海外出差的工资争议,他还提出要追回2021年赴辽宁出差的报销费用。范鑫洲主张自己早已把单据交给了直属领导,可公司却坚称没有收到。办公室里的冷气吹散了行李箱中残留的沙漠热气,也一点点浇灭了他心中的期待。范鑫洲提出想休年休假,但也被公司拒绝了。
2023年10月,他通过企业微信正式提出离职,明确表示因公司欠薪、克扣相关费用等行为,已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。随后,他找到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。冠领律所指派了杨雪晴律师代理此案。
冠领律师了解情况后,代理他收集证据提起了劳动仲裁。然而仲裁结果采纳了公司提出的“未收到报销单据”“按基本工资核算加班工资”“4万元系范鑫洲预支工资”等部分主张,仅支持范鑫洲13万余元诉求。经沟通,冠领律师继续代理范鑫洲提起诉讼。
诉讼过程中,冠领律师表示公司每月固定向范鑫洲发放绩效工资,且该绩效工资与出勤情况直接挂钩,属于正常出勤收入范畴,据此提出关键主张:“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应按基本工资加固定绩效工资(即每月10500元)核算”。
针对2021年辽宁出差费用报销争议,律师指导范鑫洲翻查过往工作记录,最终找到其与直属领导的微信聊天记录。记录中直属领导明确表示已收到报销单,并将签字后的单据发送给范鑫洲。律师对该聊天记录予以存档,同时整理报销单复印件、出差行程单等辅助证据,形成完整证据链,证明“范鑫洲已履行报销单据提交义务”。
在4万元“预支工资”争议上,律师收集到范鑫洲与项目领导的聊天记录。记录不仅体现双方当初约定该款项为出差补贴,还包含范鑫洲当时对“借款”备注提出异议的内容。结合海外项目补贴标准、范鑫洲工作时长等信息,律师成功反驳公司“预支工资”的主张,并据此认定公司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,进而主张相关经济补偿金。
最终,法院经审理判决利州公司向范鑫洲支付拖欠工资、加班工资、出差补贴、经济补偿金等共计30万余元。利州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,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、适用法律正确,于2025年2月作出终审判决,驳回利州公司上诉,维持原判。
范鑫洲历经近两年的维权,最终获得30万余元胜诉,这一结果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实用的维权参考。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,需注意留存考勤记录、薪资凭证等关键证据;若遭遇欠薪、克扣补贴等权益受损问题,应及时寻找专业律师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,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偿所愿。(除冠领律师外,本文人物及公司均为化名)
撰稿人:姚晓婷
审核主编:张冠彬